蒙古大草原自古以来就有“刺勒川,阴山下,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现牛羊。”的美誉。勤劳的草原人弹奏着用本民族特有的乐器来表达美好的草原生活,诉说着一个个不老的传说故事,如今已是家喻户晓。站在这几乎象是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下,脚踏着无边的绿色,极目都是成群的牛羊和骏马,我们不尽心旷神怡,仿佛来到了梦中的人间天堂。
一、四胡:拉弦乐器,又名四股子、四弦或提琴,主要种类分为中、高、低四胡,蒙古族称之为呼兀尔,源于古代奚琴。清代用于宫廷乐队,称提琴。它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。
二、雅托克:即古筝。蒙古筝与中原流传的古筝在构造上和技法上基本相同,只是流行于内蒙古的古筝所奏的乐曲均为蒙古族民歌和器乐曲。
三、火不思:蒙古族弹拨乐器,见于元代,盛行于明代,清朝列入国乐,清后失传,建国后重新研制成功。
四、口琴:亦称口弦、口簧,铁制拨奏体鸣乐器。蒙古族称之为“特木尔、胡尔”。
五、胡笳:蒙古族边棱气鸣乐器。民间又称“潮尔、冒顿潮尔”,管身木制,管长58.5厘米,管径1.8厘米,下部开有三个圆形按音孔,上端管口不设黄片。
六、托布秀尔:新疆民族特有乐器之一,也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所用乐器之一,托布秀尔中所流传的木质短颈拔弦乐器的后裔,造型美观而又制造简便,音色优美浑厚,便于携带。特别适合于游牧生活,因此深受牧民喜爱。
七、胡琴:蒙古族弓拉弦乐器,古称胡尔。蒙古族俗称西纳干胡尔,意为勺子琴,简称西胡,元代文献称其为胡琴,汉语直译为勺形胡琴,也称马尾胡琴,历史悠久,富有草原风味。
八、马头琴: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,蒙古语称“绰尔”。琴身木制,长约一米,有两根弦。共鸣箱呈梯形。声音圆润,低回宛转,音量较弱。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,取其腿骨为柱,头骨为筒,尾毛为弓弦,制成二弦琴,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,因以得名。郭小川《平炉五出钢记》诗:“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,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。》”